新闻公告

国际顶尖学者来访|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举办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5-06-19  点击:

2025年4月7日,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召开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报告会议。会议由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Gérard Mourou发起并参加,罗马尼亚国家物理和核工程研发研究所教授Klaus Spohr与 Gabriel Bleotu作学术报告并考察实验室,Gabriel Bleotu教授也是Mourou教授的博士生。会议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主任颜学庆教授主持,北京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吴旻剑作专题报告。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师生积极参与,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热烈。

会议现场

Klaus Spoh教授:免疫治疗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革命性结合

Klaus Spoh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癌症治疗新方法:创新性地将免疫治疗与BNCT相结合;利用免疫细胞作为“特洛伊木马”精准递送硼纳米颗粒;通过高功率激光系统产生治疗所需的中子通量;该方法已获得FDA批准,可实现全身治疗,有效应对转移病灶。激光系统的紧凑性和高脉冲中子产额优势,为未来实现闪速中子治疗提供了可能。

Gabriel Bleotu教授:通向艾瓦级激光器的强度提升技术

Gabriel Bleotu教授的报告聚焦于超短超强激光脉冲的后压缩技术;从太瓦到拍瓦级的光谱展宽方法;使用非线性材料实现5倍脉宽后压缩的世界纪录;激光峰值光强提升2.5倍的最新突破。这些技术的进步将为真空非线性、量子电动力学、中子产生等研究开辟新途径,并且指出,中国的高功率激光设施为开展这些前沿研究提供了理想平台。

吴旻剑特聘副研究员:北京大学激光加速研究进展

吴旻剑特聘副研究员介绍了CLAPA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平台和系统,包括设施参数和最新的实验进展:世界上第一个稳定运行的激光加速器CLAPAI及各实验平台的主要成果,CLAPAⅡ(目前正在建设的激光质子刀的工程原型)的实验进展和激光参数,以及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国产PW激光系统建设进展。报告会现场讨论热烈,与会师生就报告内容提出了诸多专业问题,三位作报告的学者一一解答,学术互动氛围浓厚。

在颜学庆教授的陪同下,Klaus Spohr教授与Gabriel Bleotu教授参观了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的先进实验设施。两位学者对中心在激光加速、核物理与核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超强激光技术、粒子加速及应用等前沿课题与中心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Klaus Spohr教授表示:“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的实验设备和技术水平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激光驱动粒子加速和核物理实验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Gabriel Bleotu教授则对中心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模式表示赞赏,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与考察,不仅展示了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在核物理与激光技术领域的科研实力,也为国内外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奠定了未来合作的坚实基础。未来中心将加大力度,全职引进外国优秀科学家来华工作和交流。

颜学庆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此次Klaus Spohr教授和Gabriel Bleotu教授的到访,不仅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也为未来可能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契机。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将继续推动激光与核物理技术的交叉融合,助力我国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化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激光加速技术与核物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为全球科学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合影


撰稿:马玲,吴旻剑

审核:林 晨,颜学庆

编辑:杨璐畅


© 2015 北京大学激光加速器实验室版权所有 

手机版